新华传媒
7
收藏实体书店是城市文化空间中的重要场域、城市生活的文化精神地标,也是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发展过程中对外传播的形象展示。回归后的上海书城不仅有崭新的外观和丰富的功能,更被赋予文化业态的迭代创新升级,积极尝试不同媒介的文化内容呈现。值得关注的是,按照碳中和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的上海书城还是上海市首个获得碳中和铂金级标准的更新改造项目。改造后的上海书城综合能耗强度预估是90(kWh/㎡·a,千瓦时每平方米每年),比改造前的能耗降低了约40%,每年折算减少碳排放约480tCO2(480吨二氧化碳),成为上海传播绿色低碳理念的文化新地标。 "我们用书架打造垂直的城市,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种功能组合在一起。"设计师俞挺这样阐释书城改造的设计理念,从一楼"书山"到二楼、三楼的"广场"、四楼、五楼的"礼堂"、六楼、七楼的"剧院",自然光线可以从七楼天窗透过三个中庭的玻璃地板照耀到一楼"书山","书城是上海城市更新改造的重要文化地标,也是这座城市的缩影。沐浴在阳光里的城市,是温暖的,欢迎所有人的。"上海书城焕新归来之日正是上海报业集团成立10周年之际。近年来,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新华传媒将书店网点布局置于城市更新的高度进行规划,织就"5+5+N"书店布局蓝图,打造中心城区五大书城、五个新城五大"江南书局"和一批特色书店、社区书店。目前,"市中|心"书城福州路店已完成改造,"东"书城浦东九六广场店、"北"书城杨浦五角场店和奉贤新城的"江南书局·书的庭院",嘉定新城"江南书局·疁城之瞳"即将开业;1925书局、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逆光226、南村映雪等特色书店受到市民欢迎,升级234家社区书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优良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繁育、推广、服务,以及利用公司优质特色品种带动的订单农业业务。公司一直坚持走"以科研为源头、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创新之路,持续培育和推广了一系列优良农作物品种;积极探索订单农业业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科研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公司新品种选育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公司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项,新品种权50项,新增商标72项。同时,子公司中科荃银与上海师范大学开展水稻导航育种研究,独占开发其具有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水稻数量性状基因关键变异图谱,也是全球首款智能化的水稻育种导航程序RiceNavi,并合作开展相关种质资源利用和开发。该项合作不仅能为公司更高效地开展新品种培育提供技术支持,也能够面向行业提供RiceNavi水稻种质体检及导航选育等服务。荃银高科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共同打造脆秆水稻百亩生产示范区,将围绕脆秆种质资源和重要基因在饲料化应用方面开展联合攻关,致力于解决脆秆水稻粮饲兼用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大力推进脆秆水稻应用步伐,从而实现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此外,公司玉米科研工作稳步推进,逐步整合了普通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爆裂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高蛋白玉米等丰富的育种材料,建立了覆盖东华北、黄淮海、西北、西南等国内玉米主产区,以及东南亚、非洲等热带地区的研发体系,为玉米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司积极开发高直链淀粉玉米,目前已与益海嘉里、良品铺子、久降堂、国药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荃银高科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以种业科技为根本,深耕国内及"一带一路"两个市场,狠抓队伍建设及制度流程系统提升,协同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条,打造全球领先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型平台公司,成为全球杂交水稻产业创新的引领者。店--"新华书店·城市书房"服务能级,打通"阅读的最后一公里"。
免责声明
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